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燃气下乡现状、问题与对策

燃气下乡现状、问题与对策

作者:  来源:全国农村人居环境  时间:2021-04-21 

一、农村燃气发展现状

(一)农村燃气普及率及用气人口偏低。根据《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9》,2019年全国城乡用气人口8.33亿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村庄燃气普及率分别为97.29%86.47%54.45%31.36%2019年农村村庄用气人口21524万人。

(二)农村燃气主要气源以液化气为主。2018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2817亿立方米,农村天然气消费48亿立方米,占比不到2%2018年全国液化石油气燃料消费2353万吨,其中农村居民燃料占比达到22.6%。据中燃协统计,60/平方公里是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消费经济性的人口密度临界值,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因此,液化石油气是农村燃气消费的首选气源。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9》,截至2018年,乡村居民生活用能结构中天然气占比仅为0.3%,液化气占比7.5%

(三)农村燃气区域发展不平衡。根据《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9》,2019年全国村镇燃气普及率36.08%。江苏、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村镇燃气普及率超过7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青海等西部地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环境、消费能力、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燃气普及率不到5%

二、燃气下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偏低。现阶段,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能力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对于农村居民来说,相对煤炭、柴火消费成本,燃气消费成本偏高。

(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保护管理普遍好于发展落后地区,居民就业机会多,劳动力价格高,有改善生活品质的需求和条件,更愿意消费省时省力的清洁能源,从全国各省村庄燃气普及率分布可见,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比中西部明显高很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低,对能源价格敏感度高,这些地区燃气消费规模和用户密度普遍较低,服务成本往往比发达地区更高,推广使用燃气难度更大。

(三)农村燃气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我国一直很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投入大量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但用于燃气经费比重不高。《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9》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6年,农村村庄建设资金投入逾8000亿元,用于燃气设施投资不足1%十三五期间国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美丽乡村建设、蓝天保卫战和北方清洁取暖行动带动了农村燃气基础设施建设,2017-2019年农村燃气建设资金投入有所上升,但比重也仅有1.5%左右。

(四)传统供气方式不利于农村广泛普及。传统农村供气主要有城镇燃气管道延伸、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气化站点供和瓶装液化气三类供气方式。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用气负荷低,且缺乏工商业用户支撑,采用城镇供气管道延伸方式只适合城镇周边农村,偏远地区或者管道难以通达,或者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巨大,农村居民经济上难以承受;若采用传统气化站点供的方式,占地面积大,设置不灵活,建设成本高,经济供气规模一般要求居民用户2000户以上,难以广泛推广。这也是导致农村管道燃气普及率很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瓶装液化气虽然供气灵活,消费门槛低,但因农村物流成本高、中间环节多,消费价格普遍比城里高出20%以上,加之农村燃气经营者良莠不齐,用户鉴别能力弱,掺杂掺假缺斤短两和使用过期甚至报废钢瓶现象严重,实际用气成本比城市高出更多。

三、国际经验借鉴

为克服传统供气方式弊端,欧美20世纪80年代开发了基于安全技术标准的液化石油气微管网供气技术,一套独立的小型管网供气系统便可满足农村社区一户到几百户规模的居民用气需求,系统气源由小型丙烷储罐供气装置供应,易于建造,维护简单,安全性高,使用成本低,用户消费按表计量,跟使用城市管道燃气一样便利。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和消费者对燃气安全性、便利性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欧美国家的瓶装液化气逐渐被这种更安全、经济和高效的供气方式替代。

日本1998年引进欧美液化气微管网技术,结合本国人口密集、地震多发的特点,制定了技术要求更为严格的标准规范,城市郊区和偏远农村的居民社区广泛采用这种供气方式。经过30多年的使用和发展,液化气微管网供气技术日臻完善,可靠性得到发达国家普遍认可。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采用这种供气方式的新增液化气用户比例分别达到95%90%76%69%70%,成为偏远城郊和农村社区主要供应方式。

四、我国燃气下乡的思路与建议

(一)农村燃气发展思路。针对我国农村燃气发展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可采取以下发展思路:一是因地制宜采用多种供气方式,对城镇燃气市政管道能够延伸覆盖的乡村,可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气;对燃气市政管道延伸不经济或难以通达的农村,可采用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小型丙烷储罐供气技术,建设村庄微管网供气系统;对居住人口少的村庄或分散居住的用户,采用燃气瓶组或单瓶供气,努力降低农村燃气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成本,逐步扩大使用燃气作为主要能源的农户比例。二是创造条件扩大农村生产用气规模,通过气代煤”“气代柴薪”“气代化学除草剂等途径优化农业生产用能方式,实现提质增效。三是加大政府对农村燃气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调动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燃气市场。

(二)政策建议。一是完善农村燃气发展政策和管理机制。建议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燃气下乡为抓手,加大乡村燃气设施建设力度。理顺农村燃气管理职责分工,制定农村燃气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财政和投融资政策,建立农村燃气市场准入、工程建设和经营管理制度,减化审批事项,减少环评安评等第三方服务收费。二是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燃气市场。针对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弱、用气负荷低、企业盈利难度大等难题,建议加大农村燃气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研究制定农村燃气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用地、经营税收和用户奖补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燃气市场,促进农村能源结构转型优化。完善农村气源供应保障制度,降低农村气源采购和终端使用成本,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推广应用农村燃气发展新技术。优化村庄微管网供气设施建设审批程序,支持发展先进可靠的农村微管网供气技术,完善技术标准,提高智能化数字化水平,解决农村燃气推广消费痛点,促进农村燃气可持续发展。